近日,珠海市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加工现场观摩暨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在我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旨在通过现场观摩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小作坊加工规范化、标准化进程,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全市各区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食品生产小作坊代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成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在食品产业人才培养和食品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助力珠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开始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位于我区的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点。该示范点通过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实现了小作坊生产的规范化操作和环境优化,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加工流程、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数字化监管系统的应用,展示了珠海在小作坊治理方面的创新成果。观摩过程中,代表们积极交流经验,对小作坊集中加工模式表示高度认可,认为此举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放心的食品。
随后,会议进入质量安全工作专题研讨环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领导在发言中指出,食品小作坊作为食品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城市形象。近年来,珠海市通过加强监管、推广集中加工、引入智慧监管手段等措施,小作坊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仍存在部分小作坊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亟需通过政策引导和教育培训加以解决。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重点探讨了职业教育与食品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珠海作为职业教育高地,拥有多所职业院校开设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专业。与会专家认为,职业教育应积极响应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例如,职业院校可为小作坊从业人员提供定制化培训课程,涵盖食品法规、卫生标准、现代加工技术等内容,助力其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学校可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理论与实践结合,为食品行业输送新鲜血液。
会议还发布了《珠海市食品生产小作坊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三年将从监管强化、技术支撑、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小作坊向“小而精、小而优”转型。计划特别提出,将依托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小作坊从业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并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小作坊技术升级项目,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
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珠海食品小作坊的规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凸显了职业教育在产业升级中的战略价值。通过政府、企业、学校的协同努力,珠海有望打造食品安全生产的“珠海样板”,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为全国小作坊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未来,珠海将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食品产业与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eichentongxuehui.com/product/977.html
更新时间:2025-11-21 15:07:33